2021年6月到2022年底,為推進依法治糧、依法管儲,國家糧食和物資儲備局組織開展了糧食流通“亮劍”專項執法行動。1日,國家糧食和物資儲備局召開新聞發布會,介紹行動有關情況。
據介紹,行動開展以來,各級糧食和儲備部門聚焦全面梳理問題清單、精準聚焦執法重點、嚴查重大涉糧案件、嚴肅處罰追究責任、及時通報典型案例五項重點任務,確保“亮劍”行動強勢推進、取得實效。特別是糧食購銷領域腐敗問題專項整治工作開展以來,在中央紀委國家監委統一領導下,“亮劍”行動嚴肅查處了一批糧食流通違法違規案件,取得了預期效果。
國家糧食和物資儲備局執法督查局局長鐘海濤表示,“亮劍”行動取得以下成效:
一是法治成果顯著。截至2022年底,各級糧食和儲備部門作出警告以上行政處罰1022例,罰款2475.78萬元,沒收違法所得207.94萬元。
二是法治思維增強,各級糧食和儲備部門主動履職意識、法治意識不斷增強,逐步實現從“重監督”向“監督與處罰并重”轉變,通過行政處罰等強制懲戒手段,倒逼企業轉變思想,加強內部管理,強化合法合規經營意識。
三是法治手段提升,各級糧食和儲備部門加大對案件查辦流程的培訓和模擬推演力度,在監管執法中逐步實現從“重實體”向“實體公正和程序合法并重”轉變,行紀、行刑銜接得到進一步強化,與紀檢監察機關、司法機關聯動配合不斷加強,有效提升了執法效能,有力增強了對糧食流通領域違法行為的打擊力度。
四是法治隊伍建強,“亮劍”行動震懾了違法違規行為,糧食流通執法監管的權威逐步樹立,法治思維、法治手段運用更加充分,黑龍江、遼寧、河南、山東、湖南、新疆等省(區)糧食和儲備部門以及湖南垂管局均作出了罰款50萬元及以上的行政處罰,執法力度創歷史新高。
五是法治效力持久,“亮劍”行動始終保持查辦案件高壓態勢,嚴肅查處了一批以陳頂新、擅自動用、套取資金、非法盜賣儲備糧等重大典型案件,堅持以案促改、以案促治,及時總結推廣案件查辦經驗,構建起違法違規行為“防火墻”。
當天的新聞通氣會通報了2022年查處的十起涉糧違法違規典型案例,包括:中儲糧某直屬庫有限公司中央儲備稻谷輪換以陳頂新,套取糧食價差案;福州某米業有限公司地方儲備糧輪換以陳頂新,套取糧食價差案;新疆額敏縣某糧油購銷有限公司未按規定報送糧食基本數據案;浙江省龍游縣某糧食收儲有限公司未執行國家糧食質量規定案;上海市某糧食儲運有限公司政策性糧食關聯交易,損害國家利益案;內蒙古達拉特旗某糧油購銷有限責任公司關聯交易案;山東某食品加工有限公司未及時支付售糧款案;安徽省巢湖市某新能源有限公司未及時支付售糧款案;黑龍江省建三江農墾某糧食收儲有限公司未及時支付售糧款案;吉林省四平市某米業有限公司未及時支付售糧款案。
鐘海濤表示,以上10起案例,有些涉及中央政府儲備糧,有些涉及地方政府儲備糧;有些涉及政策性糧,有些涉及商品糧。上述違法違規行為,手段低劣、影響惡劣,嚴重損害民眾切身利益,嚴重危及國家糧食安全,通過嚴肅懲治違法違規行為,教育警醒了糧食企業要守法經營。下一步將繼續秉持“亮劍”精神,對違法違規行為更加敢于“亮劍”、更加主動“亮劍”,堅決做到“查處一案、教育一批、警示一域”,努力營造糧食行業守法經營良好氛圍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