國儲大豆收購價格全面上調至5550元/噸后,至3月10日,內蒙古、黑龍江產區新增收購庫點17處,大批車輛排隊交售,商品豆購銷行情也跟隨上漲,農戶和貿易商可借機釋放豆源,以減輕后市壓力。
東北各地冰雪融化期集中,隨著氣溫日益上升,豆農集中售糧期和備耕期重合,面對終端清淡的需求,貿易商正欲下調價格之際,國儲及時啟動政策性“擴容”收購,同時,價格全面上調至5550元/噸,且對蛋白含量沒有要求。至3月10日,內蒙古、黑龍江產區執行新價格的收購庫已增加了17處,近日部分區域還將增加新的庫點。
國儲現行收購價明顯高于前期市場流通的商品豆行情,各公示庫點啟動當日,便迎來大批車輛排隊交售。受國儲收購價格影響,商品豆購銷價也隨之上漲。許多欲松動價格的豆農,此時突然變得冷靜,抱著“等等看”的心理繼續持豆觀望,這將給貿易商帶來壓力。隨著各庫點售糧車輛增加,未來壓車現象或“吃掉”貿易商的正常利潤,加上有少量不合格豆源或有被拒收的風險,貿易商的跟價行為達到極限后,錯失最佳售糧時機的豆農,越往后推價格越難如愿。
備耕期已臨近 戶外豆難存放
東北產區春季氣溫回升較快,冰雪融化時間短,部分存放在戶外的豆源,篷布四周已有滲水現象,特別是黑龍江東部區域高水分、低蛋白豆源占比較大,即便國儲展開收購,能夠達到入庫標準的豆源也僅占余量的不足40%,貿易商收購難度較大。而農民急于備耕用錢,又怕氣溫上升后大豆“紅眼”劣變,惜售現象明顯改觀。中西部地區豆農本來已開始松動價格,得知國儲上調價格后,卻又來個“大反轉”,挺價現象全面體現;貿易商受國儲現行收購價格影響,不同豆質也隨之同幅度上調。
國儲擴大政策性收購,實際上是解決春耕前農戶的售豆壓力,提振貿易商分散存儲的情緒,基層余豆超歷史極值,若不及時解決賣壓,勢必影響本年度的大豆種植意向。本次國儲收購價格比之前市場化收購價上調100元/噸,加之不檢測蛋白含量,足以成為產區的“救市”舉措。在新的收儲價格出現前,豆農同品質豆源毛糧價格在5100元/噸都會積極要求貿易商看貨售賣;國儲公布新的收購價次日,向貿易商要價便達到5260元/噸,明顯高于國儲的價格漲幅,許多貿易商為了抓住貿易機會,不得不忍讓和接受,達到國儲標準的向糧庫轉移,優等級的挑出來作食品加工原料。
東北收購價格全面上漲后,貿易商商品豆市場報價同幅度上調,但終端市場經營商的情緒沒有任何提振,大部分以去庫存為主;蛋白企業因開機率較低,庫存均有待消耗;而大型豆制品企業在之前的洽談會和對接會中,已“鎖住”了一定數量的原料,向終端流通沒有太明顯的好轉。隨著時間推移,貿易商庫存將日益增加,這種“分散式”存儲很大程度上將緩解農民春種前的壓力。建議豆農抓住最佳時機,視不同豆質適度考慮中間環節的風險,切勿將價格“撐”至上限。
儲備增容價漲 交糧車輛劇增
至3月10日,國儲在內蒙古、黑龍江產區已擴增的收儲庫分別為:大楊樹、紅彥、正元、呼倫貝爾扎蘭屯、阿榮旗、尼爾基、甘河、海倫海興、綏化象嶼、北安象嶼、嫩江九三、訥河直屬庫、訥河通南庫、依安糧庫、拜泉糧庫、克東千豐糧庫、富錦糧庫共計17處,近日仍會有新的庫區啟動。
本次啟動收購,除富錦庫區執行5530元/噸外,其他16處不分區域優劣勢,全面按5550元/噸的收購價,而且不檢測蛋白含量。質量要求:必須為2022年產國產大豆,需達國標三等及以上,水分小于或等于13%,雜質小于或等于1%,完整率大于或等于85%,損傷粒率小于或等于8%,超出上述標準則會退回。
受國儲收購價格影響,黑龍江省級大豆儲備競價招標3月9日計劃采購4.221萬噸,底部價格上調70元/噸,為5450元/噸,實際成交1.284萬噸,成交均價為5402元/噸,明顯低于國儲價格,但這類競拍糧在交售時不會產生排隊壓車的費用,而且成交大多是距庫區較近的貿易商,運輸費用也較低。
政策性收儲暫定至4月30日,50天的集中收購將會給產區行情帶來大的支撐,鑒于產區目前的余豆占全年生產總量50%,同時,又是在總產大幅增加年份中表現,加上曾經因疫情形成的消耗減量,這個累積后的總量,通過政策和貿易商分散存儲,也僅能緩解階段性的壓力,使得行情不至于大幅下行。由于各地集中在近期交售,各庫卸車能力不同,排隊壓車現象難以避免,預計至4月中旬,大多數庫均將接近完成本次收儲任務,未來繼續“擴容”的概率較低。建議貿易商情緒不要過于偏激,盲目超越國儲價格收購不可取,集中增倉后,未來豆源仍要由市場去消化,關注儲備收購進度和價格變化動態,以及終端消耗的抑制因素等。
北強南弱漸現 供需轉換較慢
國儲大豆收購價格上漲,明顯提振了東北產區各類主體的看漲情緒,期貨豆一跟隨上行,而關內產區收購和流通依然清淡,北強南弱格局全面體現。終端需求不會因東北產區漲價而大幅增加消耗,各類蔬菜和副食品供應充足,且價格低廉,居民生活和各類食堂可選擇空間較大,除一些大型知名豆制品企業生產總量基本保持穩定外,其他小作坊一直沒有增量,需求難以與產區行情互動,各地經營主體存在觀望心理,去庫存大于補庫意向。
東北產區商品豆市場現行報價普遍上漲80~100元/噸,蛋白含量39%~40%的普通商品豆裝車報價在5580~5620元/噸之間,蛋白含量41%~42%的優質商品豆或塔選分離的大粒型商品豆裝車報價5720~5860元/噸。此價格市場接受度較低,部分終端經營商由于之前過分期待價格下行,出現了庫存虧空,目睹了國儲收購情形,不得不適度補充一定數量的豆源應急。
東北產區大豆價格上漲,將給關內部分產區帶來些許利好,由于各地流通量較少,下跌趨勢稍有改觀,南北價差縮小后,魯、豫、皖產區商品豆主流裝車價在6160~6320元/噸之間應能維持一段時間,建議關內各地經營主體借此機會盡早釋放豆源,以減少后期壓力。
國內大豆期現貨市場聯動上行,而外盤則小幅下行,各類進口大豆增量到港期日益臨近,部分品種價格優勢初顯。未來一段時間,俄羅斯大豆擠占東北大豆市場份額的現象或凸顯,山東部分蛋白企業已有這方面傾向。東北產區的大豆行情全靠收儲支撐,豆農和貿易商跟隨挺價,短期無憂,中長期未必能扛得住。建議貿易商對后市提高憂患意識,理性看待政策性收儲的導向,邊收購邊向就近國儲庫輸送,商品豆增倉也需謹慎。